近期,河北省港口建设捷报频传,全省港口生产稳步推进,成绩喜人。
唐山港京唐港区20万吨级通用散货码头迎来首轮靠泊作业,正式投产运营;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黄骅港综合港区沧州黄骅港钢铁物流有限公司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已基本完工,具备靠泊能力。
2014年前三季度,河北省港口建设共完成投资105亿元;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7.1亿吨,同比增长9.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8.9%;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30.2万标箱,同比增长37.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7%。
港口发展力争实现“三个转变”
2012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将“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列为全省“四大攻坚战”之首。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加快推进全省港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出培育“知名大港”,努力推动河北港口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转变、由 能源港口向综合港口转变、由传统港口向现代港口转变。同时,研究制定《河北省港口岸线管理规定》和促进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意见、政策和实施办法。
自此,河北487公里的蓝色海岸线,演绎出“沧海桑田”的新传奇。
货物“中转站”变发展“主引擎”
从渤海边荒无人烟的小岛,到全国最大的进口铁矿石接卸港,曹妃甸,这个距离唐山市区80多公里、昔日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已经成为渤海湾开放开发的一片热土。
近年来,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扮演了河北省发展“主引擎”的作用,一改以往货物进出“中转站”的形象,加速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加工制造大港转变。2013年,全省港口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8亿吨和8.9亿吨,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和第五位。
临港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依托三大港口,临港产业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13年,河北省沿海地区共有亿元以上项目2685个,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中石化曹妃甸千 万吨炼油、华润二期、首钢二期等每一个都是大项目。石油化工、冶金装备、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成为河北省沿海的产业支撑。
河北省三大港口集装箱运输正在快速发展。今年,黄骅港到广州南沙港、曹妃甸港到营口港的集装箱班轮开通,京唐港到太仓港、宁波港、江阴港以及威海港等6条航线也实现运送集装箱。目前,全省集装箱班轮航线达57条,通达国内外50多个港口。
河北发展的“蓝色引擎”还将继续发力。据了解,今年内,河北将召开全省港口工作会议,加强对全省港口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战略重点、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谋划,努力提升港口竞争力,促进港口为腹地经济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