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是快递业的一场狂欢盛宴。据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业务量将超5.1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7.7%;预计最高日处理量可能突破9000万件,是今年以来日常处理量(3309万件/天)的2.72倍。
然而,快递业小、散、多、乱亟待整合,外资快递业虎视眈眈。“双十一”很可能是国内众多小型快递企业最后的盛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9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这意味着在体系健全、服务优质的外资快递企业冲击下,国内的快递行业将会加速洗牌。
中国快递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快递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1.2亿件,同比增长6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86.1亿元,同比增长36.4%。电商市场的崛起是快递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推手。预计到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将达4000亿元,比2010年翻三番。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年业务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快速增长到今年的100亿件,市场规模今年有望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快递业迅猛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腾飞。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逐步实现扭亏为盈。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了数千家民营快递的诞生,“网购”与“快递”二者彼此支撑、相互推动。民营快递领军者——顺丰速运,20年前以顺德为起点,通过业务复制的模式,逐渐将物流网络的触角延伸至全国,目前已拥有29万名员工、15架自有全货机、海内外共9100多个营业网点。去年的“双十一”,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两个平台,交易额就超过350亿元,包裹量超过3亿件,其中80%的包裹,是由被称为“三通一达”的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运送。有趣的是,这4家公司都来自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浙江桐庐县。
与国际快递相比,我国快递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当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快递业市场,但国内快递企业的收入却只相当于外资快递企业的八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不仅行业规模较小,我国快递服务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更是突出。一方面是逼近世界第一的市场规模、每天汹涌而来的数千万件快件;另一面是马不停蹄的快递员、超负荷运转的输送带、不堪重负的运营网络,暴力分拣、派送延误、冒领代签、个人信息泄露等投诉屡见不鲜。不完善的法律和监控、不成熟的市场体系与快递行业快速膨胀的刚性需求相冲突,大大制约了我国快递行业的良性发展。而国内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采用的是特许加盟制,这种经营制度也导致人员管理、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隐患。
国家开放快递行业,让“无形的手”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的尊重,但一味的放任,会导致目前混乱无序的快递行业更加泥足深陷。比如去年发生的“夺命快递”,就是快递行业缺乏监管的一个血淋淋的恶果。因此,我们不能彻底抛弃“有形的手”,必须建立和完善快递行业的监管体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制约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005年12月,中国按照WTO协议全面对外资开放物流及快递业。2009年颁布实施的新《邮政法》,却大大限制了外资快递企业进驻国内市场。国际快递四大巨头——DHL(德国敦豪)、FedEx(美国联邦快递)、UPS(美国联合包裹)和TNT(荷兰天地),虽然目前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市场75%的份额,但国内快递市场的份额却不到1%。
国际快递巨头搅动中国市场
李克强9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持放管结合,确保快递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经营许可程序,加强资质审核。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二是推进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联动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对接,支持解决城市快递车辆通行难等问题。保障寄递安全。三是鼓励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和落实重组备案、外资并购审查等制度。加强代理和加盟企业管理,严肃查处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违规代理等行为。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快递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快递市场监管上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将成为搅动中国快递市场的“鲶鱼”。
美国的快递业规模居全球之首,完全开放的快递市场既充满活力又安全有序,这与美国快递业严格的监管息息相关。美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详细的从业标准流程,配置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快递企业涉及的各个领域实施监管,确保企业依法经营。
美国政府不设专门的快递监管机构,其监管职责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如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等。美国快递行业协会则主要负责协助政府和企业实现运输品的安全检查,同时协调快递企业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政府和协会的共同监管,对规范和促进快递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出台相关法律,要求所有提供航空运输服务的快递企业必须在运输安全管理局注册,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历史背景调查。2010年,美国DHL快递公司未按照规定的货物扫描流程扫描所有航空运输的货物,为此该公司被罚款100万美元,其中涉案的责任人甚至面临刑事处罚。此外,美国的快递员准入门槛较高,快递员的诚信或者犯罪记录都能查询,所以快递员绝不敢窃取快递包裹或有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日本用高度整合的行业格局和严格的安检标准保障快递行业有序发展。日本五大运输公司占到市场份额的99.5%,因为业务集中,基本不会发生因经济利益驱动而发生的恶性竞争。由于监管严格,快递企业违规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企业非常重视公司形象,对人员和业务管理十分严格,快递员薪酬高,服务也非常优质。
日本快递业的行业标准十分规范严谨。1990年日本颁布《标准宅配便运送约款》,对快递的各个环节责任均有详细界定。对于危险物品,日本的安检标准也非常严格。总务省消防厅发布的《危险物管制的技术基准细目》和经济产业省发布的《化学物质分类管理手册》,对于有毒物质、易腐蚀物质的识别认定进行指导。危险物品用专用仓库储存,专趟车辆运送,普通快递公司根本不会与化工厂有业务上的联系,商家也不敢为了节省运输费用而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