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螺母、紧固件、标准件、螺丝、
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中心 >> 物流新闻

中国铁路“雄踞世界第一”将带动全球经济进步

发布时间:2014-11-27 15:38:49.0   点击:206次

  铁路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大动脉,无论是从事货运、客运、客货混运的线路,还是专线专用譬如运煤专线,都是所在国家国民经济重大基础设施中超长寿命的耐用品。在铁路长达百年的全寿命使用年限内,日常维保、配件供应、技术改造、软件升级、全路大修,都要依赖输出国的全方位持续服务。不夸张地讲,铁路是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建立持久国家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有人形容“铁路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部分,这是十分形象而又准确的。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的6年间,中国高铁项目飞速发展,总里程已经突破1万公里,雄踞世界第一。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高铁凭借其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平稳舒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欢,成为人们探亲访友、旅游度假、工作出差的首选交通工具。而围绕高铁组成的各类经济圈和生活圈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新亮点。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高铁已经成为又一“中国名片”,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交流,让中国更加自信的面对世界。

  1990年代中期始,中国铁路客货运先后经历六次由提速拉动的技术与装备的整体升级,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平均货运时速从120公里到200公里的技术跨越。在此阶段,中国铁路“走出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轨道交通装备出口;二是“整个铁路系统”出口,不仅提供机车、车厢和安全调度控制的全套软硬件,还直接输出建设与运营标准,承担设计、施工及通车后的终身维保服务。正是得益于上述系统性跨越,仅央企中国铁建一家,在全球60多个国家承建的铁路建设项目,总投资额就超过400亿美元。伴随中国海外承建的首条高铁——土耳其安伊高铁的通车,中国铁路“走出去”再上台阶,中国有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收获“高铁季”。

  如今,汽车客货运的高成本、高油耗、高污染,已令世界各国反思当年“公路取代铁路”的短视和不可持续性。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新一轮全球性铁路再发展大幕徐徐拉开,高端铁路产业面临数十年未有之机遇。

  面对这轮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如何坐稳、坐实现有的先发优势,以坚实精准的制造和奋发不竭的创新,争取二十年内实现中国高铁驰骋全球的梦想,将是对中国高铁技术和“高铁外交”的严峻考验。中国正在和世界上二三十个国家谈判与讨论有关高速铁路建设合作事宜,这些高铁有的在一个国家,有的是跨国的,有的甚至是跨洲跨海的洲际超级大铁路,这是史无前例的全世界高铁大建设。中国铁路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一样,为世界瞩目。中国铁路走出国门的足迹已经遍布欧亚非及拉美各洲,在总理李克强的大力推广下,值得我们期待中国铁路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