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关注的焦点在国内移动出行市场。
16日,滴滴出行宣布对美国出行共享公司Lyft进行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这是该公司新形象正式启用后打出的第一个重拳,意味着滴滴出行的战略调整,六大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和出行服务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这与此前所传的Uber将于近期上线快递业务、进军物流业的消息形成对照。
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数据技术的共享经济成为风靡世界的宠儿。移动出行行业的发展与更迭,凸显出信息化、平台化的规模效应,更可以看作是对服务供应链和生态圈的助推。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战略,打造平台商业模式,实现出行服务的供应链协同和生态圈的营造,成为移动出行领域企业打破发展禁锢、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
滴滴出行就是个典型例子。该公司除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统筹协作,积极做到供应链协同外,还携手外部合作伙伴,从各个环节和角度深入合作,达到互惠多赢,并相互融合,构建合作生态圈。由此可见,不论在市场上竞争得多激烈,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自身技术够不够硬,供应链条够不够顺畅。
与传统的供应链关注物、资金、信息等的流动不同,在移动出行领域,出行服务供应链也存在着服务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在移动出行平台上,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无疑是最关键的核心驱动力,决定着平台功能的完善与否,平台内部和外部的供应链协同,则影响着整个平台提供服务的效益高低。因此,实现移动出行服务供应链的协同,就显得颇为重要,谁能在平台上统筹兼顾、与伙伴携手合作,谁就能独占鳌头,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未来,各个行业的发展将会从市场资源的争夺转向共生生态圈的建设,移动出行领域也不例外。“独善其身”后,招呼好身边的小伙伴们就是必须的了。秉承真诚和信任的合作宗旨,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健康的、高效的、互利的生态圈子才能应运而生,“组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