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螺母、紧固件、标准件、螺丝、
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中心 >> 物流新闻

条码运单能否根治快递泄露消费者信息顽疾?

发布时间:2015-10-16 16:19:27.0   点击:69次

  虽然快递企业、业内专家等都在寻求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法,但情况并不理想。近日,顺丰推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条码运单,即用条码替代个人快递信息。业内人士认为此项服务能进一步确保消费者信息安全。有微博网友对此评价认为 “这是最直接的痛点和需求”。

  但条码运单服务只是相对原先市场情况的改善,并未从质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这项服务依然存在从用户信息到条码转换过程的漏洞风险;另一方面,这种条码运单只是初级层次的隐私保护,还达不到国际水准。

  而且类似这样的服务要想在业内进一步推广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消费者对这一创新形式的接受程度还有待验证。其次是打印设备和自动化装置还有待普及推进,业内前端信息化程度也不足以支撑服务推广。最重要的是很多快递企业属于加盟机制,整体系统没有打通,末端控制力不足都会影响此类业务的开展。

  从国外快递业来看消费者隐私保护,最为关键的是建立一个诚信体系。在国内还需要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共同努力,营造诚信氛围,从根源上遏制泄露隐私行径。

  【14岁少女身陷“绑架”案】

  9月27日,在浙江海宁的14岁女孩小宝就经历了这么一场由于快递信息泄露引发的“绑架”诈骗案。话说在亲戚家过节的小宝当天有快递送达,但卖家提出一个很奇怪的要求,让小宝独自一人亲自去验收。虽然小宝有疑虑,但跟临时监护人交代后就跑去接包裹了。随后不久,这位临时监护人就接到显示为小宝号码的电话,打电话的是一个陌生人,表示小宝已经被绑架,要求汇款否则撕票,电话那头还不时传来一个女孩的惨叫声。

  这位监护人因汇款中表现慌乱,被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警方介入后发现电话信号来自广东,是被改号软件盗用小宝号码拨打来的,而小宝的手机则因卖家致电沟通取件点而处于占线状态。因此,短短时间内,小宝不可能被绑匪从浙江带到广东,这起看似绑架的案件其实是诈骗案。而犯罪分子正是根据小宝在钓鱼网站下单时填写的快递信息而实施的诈骗。

  快递信息的泄露已经成为消费者网购不得不担忧的问题。而且从多年前开始涌现,至今仍未有令人放心满意的解决方法。

  【快递信息泄露成历史难题】

  消费者最早知道信息因快递泄露时,是发现自己个人信息被用于淘宝等电商网站的店铺刷钻、刷信誉。当然也有个别企业收集这些客户信息用于市场分析。

  2012年11月,媒体爆料包括EMS在内的10余家主流快递企业的快递单号信息被大面积泄露,有多个专门的网站交易快递单号信息,每单信息售价从0.4元~2元不等。

  当年12月,国家邮政局就下发了《关于严密防范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非法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快递服务信息的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非法泄露用户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然而,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罚款制度之下,信息泄露的气焰却未见收敛,反而愈演愈烈。

  2013年8月,央视曝光了申通、圆通、天天等快递公司出卖快递单个人信息牟利的行径,引起轩然大波。

  2013年10月,圆通被曝有百万客户信息被实时兜售。

  2014年8月,发生了利用快递官网漏洞窃取1400万条用户信息的案件。

  今年3月,家住重庆的冯先生还遇到一件诡异事,在网上下了一份到付订单,却接收到3个快递,警方怀疑就是快递信息泄露造成的。

  今年5月,荆门的周女士也同样收到一个凭空出现的空包裹,追究起因则是商家通过旁门左道拿到了她的个人快递信息用来炒信。

  直至前几天,还有一位泸州的谢女士,接收到一个只有硬纸板的包裹。起因就是快递信息泄露被商家用作炒信。

  而最令人担心的不是被用于炒信的包裹,而是这些泄露信息是否会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抢劫甚至寄递炸弹包裹等。

  就像上述那个案例一样,很多消费者都处于信息泄露带来的潜在危险的不安中。

  【顺丰条码运单对隐私很看重】

  快递业信息泄露可谓是顽疾,久治不愈。绝大多数快递企业都在想方设法解决,但几乎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办法。

  而近日,顺丰推出条码运单的服务,似乎让行业内看到了曙光。

  据了解,顺丰针对收派员上门收件情形推出了条码运单,用条码来代替消费者的相关信息。

  顺丰方面向记者介绍整个条码运单的操作过程,首先消费者通过自助工具,例如顺丰官微、APP、官网,填写相关信息下单寄件,之后临近的收派员会在手持终端上接收到这些信息。然后该收派员选择扫条码就能在快递分点打印运单了。此后,快递员携带条码簿上门收件,在快件上贴上条码运单发件就可以了。

  而这个条码运单与传统面单相比,少了收寄双方的信息、托寄物以及快件重量等重要内容,仅印有条码、收派员工号和电话。

  一般来讲,快递公司的用户信息存在于两种形式:一是保存于快递公司的服务器中,另一种就是快递面单。而面单上的信息在运输流转的过程中被各个环节所接触,非常容易造成泄露。快递物流咨询网高级顾问蔡伟阳认为顺丰此举是做到了初级层次的信息保护,至少像之前,能够肉眼从快件面单获取明文信息的情况很难发生了,消费者也可以轻轻松松直接扔掉快件外包装。

  不过他认为,增强消费者信息安全并非顺丰推出该服务的初衷,“这个服务流程的改造有利于快件收寄过程的优化,我认为信息安全意义上的提升只是一个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用户到快递整个流程的信息化、流畅性、一体化。快递源头信息化是非常占精力的,让客户在源头上参与能更高效。”

  顺丰的回答,也侧面印证了蔡伟阳的这一想法。“我们的条码运单应用,实际上也仍有显示用户信息的正式运单转换过程。”虽然顺丰的信息化、自动化在业内已是标杆,但顺丰解释,这次的条码运单并未有质一般的跨越,即使是信息安全上仍有漏洞可钻,只是相比原先有改善。

  【条码运单业内推广长路漫漫】

  但即使是这样浅层次保护用户隐私的条码运单,想要在整个快递业内推广仍不可期。

  据了解,顺丰条码运单业务从去年12月开始在东莞试行,现在在东莞和佛山全区运行,北上广深试点推进。但是否要延展推广,顺丰表示“要根据打印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客户的反响进行调整扩展。”

  不过就目前顺丰试点反响来看,仍有一部分客户受传统纸质单据思想的限制,认为纸质存根更能够信任。

  顺丰解释,现在试点推广难点有两个方面,除了上述的客户接受度外,另一个就是技术、设备的局限。“发达国家的条码运单发展成熟,已经运用到各种场景中,而我国的条码运单还处于婴儿阶段。”顺丰此次的服务就是在市场现状环境下的改良版条码运单,已经有很大部分消费者向顺丰反映,这项服务收件效率高,形式创新,因此相信将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此外,顺丰表示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是整个行业的趋势,未来必会有重大的突破。

  蔡伟阳虽然也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明天充满希望,但他认为从条码运单入手破解安全隐患,对整个行业来说还有难度。“顺丰能够实行条码运单依赖其直营的机制,从揽收、分拣、分拨到派送等各个环节都是一体化的,被一个系统贯穿。但很多快递企业是加盟制,从信息流程、业务流程上很难指挥各个加盟终端去执行一些操作,而且终端水平参差不齐也加大了其难度。”

  【营造诚信环境防快递信息泄露】

  相比国内,国外的隐私泄露事件则相对少很多,而且遇到此类事件的快递企业处理起来也会非常迅速且严肃。

  例如去年UPS51家服务站遭遇黑客攻击,用户资料遭泄露。当天UPS就完成了系统漏洞修复并采取额外措施对系统进行保护。并承诺对可能受影响的消费者采取身份保护和信用卡监控措施。

  而国外快递企业在用户信息保护上更是不遗余力。例如联邦快递所有资料都储存于美国的服务器上,如果在公司以外登录仍需要虚拟专用网络,并且使用身份认证密码登录。普通员工的权限,客户资料只能一条条查看,无法批量查看,更是无法复制、无法导出。

  此外,联邦快递对信息的保护从其官网和快递单上罗列的隐私政策就可见一斑。除了必要的几种情形,如果客户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可以根据快递单和公司官方承诺,追究其法律责任。

  可以说,很多发达国家,其对诚信的重视程度以及诚信的价值、氛围造就了这种快递企业注重用户隐私的文化。在很多国家,不诚信的行为会被记录档案,可能因为一个失信行为丢失工作,甚至影响一辈子的前途。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十分珍视自己的信誉值。

  而在国内,这样的诚信氛围还没影。失信代价过低让很多人和企业忽视了泄露隐私的后果。而要在快递业内建立这样一种诚信机制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保护快递隐私,确实需要每个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从企业角度讲,需要企业认真执行相关部门的隐私保护政策,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加强企业内部规范管理。像顺丰此次创新地推出条码运单服务一样,注重用高科技的手段、信息化的系统去规避信息泄露,相信戳中消费者痛点的设计,满足潜在需要的服务必然会获得市场拥护。

  从监管部门讲,虽然已经有相关保护信息安全的政策,也有惩治措施,但应该更注重平时的市场检查,并且切实将这些政策贯彻到位。

  从消费者角度讲,目前隐私仍有危机的环境下,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信息安全。例如网购要在可靠的网站,带个人信息的包裹在销毁重要内容后丢弃,遇到信息泄露要积极举报帮助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填写地址时尽量写单位地址或者小区地址等。同时,在生活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以个人的诚信带动社会的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