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动作频频,包括万达、恒大、远洋、中国金茂、首开等房企,在金融业务方面都有所布局,或参股资产管理公司、开设金融业务子公司,或嫁接互联网,越来越多房企,正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金融业务上。其中,万达集团在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王健林表示,万达严格来说,明年就不再是房地产企业。而下半年,万达金融集团即将成立,重心将放在“互联网+”金融方面。10月20日,恒大地产以北京自住房项目“应付购房款”为投资标的,发行了一款“恒大购房宝”,融资3亿元。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10月20日在出席“第十一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时表示,此前开发商主要面向银行抵押、借贷,金融模式单一,但近期地产金融有了很多变化,包括股权融资、债权发行以及互联网众筹等新形式。据了解,目前参股或设立金融机构、拥抱互联网金融成为房企尝试的热点。“互联网建立了用户和资本的新通道”。任志强表示,除了互联网之外,未来股权和债权这两个市场有望进一步放开,开发商将有更多的机会和工具来进行兼并收购,尤其是在需要巨额启动资金的存量房市场。
参股或创办金融公司
在业内看来,依托主营业务,借助多种金融渠道实现跨界经营,是房地产市场变革的一大趋势,而参股或设立金融机构是房企向金融业延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据了解,目前国家逐步放开民间资本投向的限制,为房企转向金融业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房企正在加快内部资源整合,通过银行、保险、券商、金融公司、金融交易平台等渠道铺设金融业务,推动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
10月14日,远洋地产披露认购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以53亿元港币成为华融IPO的基石投资者。
其实,早在今年3月,远洋高层就表露过在房地产金融业务方面的决心。3月30日,在远洋举行的海鸥IV战略发布会上,远洋地产总裁李明曾明确表示,远洋未来的愿景是成为以房地产实业为基础,具有领先产业投资能力的投融资集团。
接近远洋的人士表示,华融旗下银行、信托、证券、期货、金融租赁等金融牌照,对未来远洋地产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的业务拓展意义巨大。同时,远洋作为华融的基石投资者,未来双方在房地产基金方面的合作将更为顺畅。
除参股模式外,房企成立金融机构的案例也在增多。以越秀集团为例,2012年初越秀集团整合旗下金融业务机构成立了越秀金融集团,全面布局金融产业的经营战略开启。越秀金融集团采用多种方式拓展金融业务,相继成立证券公司、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目前越秀金控集团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格局,全力打造的金融全牌照布局基本完成。
互联网金融渗透全产业链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风暴进一步席卷房地产行业。在房企转型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的业务链条成为房企开启全新业务模式的新契机。
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各大行业标杆企业纷纷推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如绿地转型大金融,推出“绿地宝”,万达推出众筹产品“万达快钱”等。而长期以来专注于高端住宅、商业地产开发持有的中国金茂也在最近推出了旗下第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十一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表示,房地产发展已经告别了过去绝对的短缺,行业竞争严重加剧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营销方式、服务模式、经营理念和融资结构等方面的转型。
在探索这些转型的过程中,可以说互联网金融也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的渠道。目前房地产和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已经渗透到房地产的开发、销售、持有等全产业链。
秦虹认为,互联网金融现在表面上是解决了开发企业融资的小小缺口,或者更多是解决营销渠道问题。如果互联网金融能够规范、广泛地发展,或者从未来的周期上来看,它的确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企业的转型。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也认为,在未来,房企为消费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住所,而是金融、服务等多种增值服务。而伴随着这些业务的挖掘,也将成为房企转型和稳增长的动力。
虚拟运作需服务实体经济
面对房企积极介入金融领域的探索,有专家提醒,地产金融创新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邹士年表示,“由于房地产业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盈利空间越来越窄,房地产业的转型或者多元化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金融就必然成为房地产企业最大的风口和转型的方向。因为房地产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度较大。而通过互联网金融使得房地产企业能够吸收社会闲余资本,作为坚强资金后盾,加快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流,从而加快自身的升级转型步伐。但是不能仅仅看见互联网金融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好处,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房地产企业从实体资本运作转向虚拟资本运作可能产生的风险。金融创新必须回归其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就容易成为投机的工具。因此,房地产企业对互联网金融不可一哄而上,政府更应加强对这种金融创新的监管。”
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副总裁董续勇也表示,地产金融创新是要落脚到更好的实体经济上,更好地降低融资成本,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备了这四点,才能说是一种完善的地产金融创新形式。
当前越来越多房企将目光聚焦在房地产金融业务上。包括股权融资、债权发行,以及互联网众筹等新形式。但是,金融创新必须回归其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就容易成为投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