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方法选取与面板同材质的2mm厚冷扎钢板,剪成130mm-250mm试板,并在每一块试板上各钻6个与面板同样大小的孔,并按下列编号制作成不同涂层体系的样板,然后,再进行模拟组装,并观察其结果。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为原使用面漆,在温度5e时,检测其涂膜硬度为56H,冲击韧性低于30kg/cm2;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是改进后的面漆,在温度5e时,检测其涂膜硬度为23H,冲击韧性大于50kg/cm2。磷化膜层及各涂层仍由原各单位按原工艺制作,以查找涂层脱落产生的原因。
变形因素的影响在组装时,面板底层垫有一厚度为215mm石棉垫,因硬度相对较低,螺孔又偏大,在螺栓拧紧时(螺栓规格为M8,扭力矩为12Nm),石棉垫因受压而被压缩,于是在面板螺栓外围便产生了类似圆碟形状的变形(B)。发现:螺栓拧紧力越大,圆碟形状的变形就越大、越深,起皮现象就越严重。该现象可以这样解释:由于面板在弯曲变形时,外侧面受拉伸,涂层产生拉应力,内侧面受压,涂层产生压应力;特别在同时发生两个相邻的正反弯曲时,两应力值相互叠加作用,就极有可能大于附着力值而出现脱离,而且变形越严重,产生的应力值就越大,出现分离的可能性就越大。
磷化膜层的影响磷化膜层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具有一定的防锈性,二是增加底层与涂层的附着力,但也因其种类和厚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脆性。由于锌系磷化膜由Zn2Fe(PO4)24H2O和Zn3(PO4)24H2O组成,属于晶型类膜,具有一定的脆性,当工件变形时,厚型或粗晶磷化膜层内部就极易产生晶裂而分层、脱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用作易变形工件表面涂层的底层磷化膜,应防止其过厚。通过对模拟试板进行检测和观察,发现其磷化膜结晶粗糙、厚度严重不均,经检测最厚处达13Lm(相当于1339g/m2),最薄处3Lm(相当于36g/m2);且放置4天后,表面便出现深色的锈点,其分布密度与生产现场涂层脱落处表面上的白点十分相似。因此,面板上的磷化膜层除厚度不适用外,其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对磷化协作单位的磷化工艺进行了调查了解:原来因进入冬季后用电紧缺,为满足正常的生产要求,将磷化工艺中原热水洗改为常温水洗;磷化膜烘干改为自然干燥;为确保工件不返锈,将磷化时间由原10min延长至25min.
因此可知导致磷化膜层影响涂层脱落的原因有:由于所有清洗工序改为常温、一次浸渍水洗后,其清洗效果极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和清洗水更换周期的影响。推测在涂层脱落处所见到的白色微小圆点状物,应为因清洗不净而引起的腐蚀物,其促使了涂层的起皮脱落。将原锌系磷化膜烘干工艺改为自然干燥后,会因为含非晶水而影响防锈性和涂层附着力。有资料表明,锌系磷化膜最佳干燥温度应在100-120e。因此白色微小圆点状物的产生,也应与磷化膜自然干燥工艺有一定的关系。磷化时间过长,导致磷化膜厚度太厚,变形时脆性的增加,致使涂层受压变形时起皮脱落。因此,对于这种以提高附着力为主要目的的磷化膜,磷化时间宜控制在10min之内较为合适。磷化液维护不当,造成了磷化膜结晶粗糙、厚度严重不均。
【标准件之都】出于传递更多新闻资讯的目的,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该稿件内容客观事实存在偏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正,联系方式:0310-6950655或者bzjxx@bzjzd.com。如其他网站或媒体需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站内容,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标准件之都”。
下一篇:国庆节后的10月钢价走势猜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