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螺母、紧固件、标准件、螺丝、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关键字:

周金涛:中国经济有望明年触底触底 紧固件业能否触底反弹?

发布日期:2015-11-24 00:00:00.0   点击:261次

  近几年,紧固件产业发展趋势放缓,许多企业都明显感受到了市场低迷所带来的影响。中信建设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发表了其观点如下,相信对紧固件企业家们也会有所提醒和启发。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认为,中国的产能周期可能在明年迎来短期触底反弹,各种周期的规律说明,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将触及本轮中周期第二库存周期的低点,随后将出现第三库存周期为期一年的上行阶段。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认为,中国的产能周期可能在明年迎来短期触底反弹。从库存周期来看,中国经济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触底,但并不是中周期底部,未来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中周期的下行阶段。持续调整6年的产能周期调整的触底,意味着持续下行的PPI会出现回升。就资本市场而言,这意味着周期性行业会出现改善预期。从估值优势来看,周期性行业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产能调整不结束≠经济不反弹。

  一般观点认为,中国的周期性行业产能供给收缩之路依然漫长,在产能没有收缩到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周期品的价格会持续漫漫熊途,传统周期行业也不会有机会。这似乎与你对产能周期的看法不一致。

  2010年以来,中国的产能周期已下降6年,对应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了4年,中国的PPI已下降4年。一种系统趋势如果延续太久,必然会导致某种崩溃的出现,而从周期研究者的角度看,时间周期可能已迫近极限,这个判断有历史数据的支持。从国际经验看,产能周期的一个单边下降趋势的极限时间是6至7年,而到了极限时点,必将引起库存周期的反弹,因为产能周期的下降是库存周期被持续压缩的过程,中国目前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当产能周期迫近低点的时候,库存周期的弹性就增加了,这一点也得到了产出缺口的验证。

  在对中国产能周期的认识上,有两个不恰当的观念,一是去产能周期不结束就看不到周期的机会。中国自2010年开启的应该是长达20年的产能向下周期,但在具体波段上,更应关注以6或12年为时间段的产能周期。这种周期有明显的规律性,即调整波段最长不会超过6年,随后将出现产能周期的反弹,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产能周期反弹之前,一定会出现价格反弹。第二个不恰当的观念是,产能周期低点没有出现,就不会有价格反弹。产能周期具有明显滞后于经济中周期的特点,价格对产能具有明显的领先性,而其领先的时间长度要用库存周期来解释。一个基本结论是,产能周期低点没有出现,商品价格也可能出现反弹,反弹的弹性可能有大小程度之别。

  周金涛:中国经济何时见底,根本还是个产能周期问题。中国产能周期的回落,除了周期性供需匹配的因素之外,更为根本的是工业化起飞结束后,重化工业产能增速已见历史大顶,这是工业化的规律,各国概莫能外。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增长的回落深不见底,产能周期的长期回落是有起落规律的,这从美国的长序列数据可以看出。

【标准件之都】出于传递更多新闻资讯的目的,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该稿件内容客观事实存在偏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正,联系方式:0310-6950655或者bzjxx@bzjzd.com。如其他网站或媒体需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站内容,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标准件之都”。

     
分享到:

发表评论

  • 内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