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11月的大涨行情之后,12月钢价行情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关心的冬储,在这样一个高价位,低库存的特点下,又该如何操作?钢铁行业的春天何时到来? 2019年12月30日,由中钢网、国元期货、西安钢铁行业商会联合主办的“中西部黑色产业论坛暨2020钢铁行业趋势展望”在西安禹龙国际酒店如期举行。下面是中钢网首席分析师林娜对12月钢价走势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内容: 大家下午好,我是中钢网分析师林娜,很荣幸今天能够来到西安,和两位专家以及在座的各位一起探讨当前钢铁行情的价格走势以及对未来12月的趋势展望。 这里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分享,首先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过往一年的行情走势,尤其是对11月价格大涨,我们做一个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对当前影响钢价的主要因素做一个综合性的分析; 对12月行情有一个趋势性的判断。并对大家比较关注的冬储话题做一个解读。 一、行情回顾 首先,我们通过两幅图来回顾一下全年的走势以及11月钢价所处的位置。
那么我们前面提到全球制造业收缩影响了全球用钢需求,具体影响有多大呢?最近世界钢协发布了《2019和2020年全球短期钢铁需求预测》报告,预计全球钢铁需求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长3.9%和1.7%。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用钢需求预计今年增长在7.8%,这个数据实际上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明年预计只有1%,这个下滑趋势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里说到全球经济放缓,我们也不得不提美国经济的变动。美联储今年以来已经采取了三次降息,这一动作更多的被外界解读为防御式降息,因为从美国近期的数据来看,相比很多欧洲国家仍然表现不错。而今年下半年有一个引发市场关注的消息,就是8月15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年期国债收益率,根据历史经验统计,关键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如果出现倒挂——短期高过长期的情况,那将预示着美国经济在12到18个月之间出现“衰退”。因此,当天股市大跌和避险资产黄金暴涨,也侧面反映了美国经济动向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今年以来的三次降息也打开了全球央行新一轮的宽松空间。总结一下,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到现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已经经历了三轮周期,第一阶段(2008-2015):降息和扩张资产负债表为主要特征的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二个阶段(2015-2018):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为主要特征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第三个阶段(2018年-至今):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降息,叠加新的扩张资产负债表,全球货币政策再宽松的阶段。而新一轮的全球宽松也为我们央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打开了空间。 (2)中美贸易关系 说到新一轮的全球经济放缓,我们还面临了一个形势变化,就是国际贸易壁垒的增加,尤其是以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动,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从2018年3月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已经经历了4轮加征关税和13轮的中美磋商。可以说边打边谈,已经的了常态化的阶段。
而最近两国局势出现了一些缓和。10月1号,我们国家70周年大庆,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释放了一定的善意,暂缓了我国2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11月以来,中国商务部和美国政府也不断的向外界释放回暖信号,有望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细节公布,但短期来看,中美贸易关系回暖对宏观形势是一利好。第三点,制造业领域,这应该是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三部分里面最弱的一块。从前面我们分享的制造业PMI指数持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50之下,就可以了解当前制造业的形势。最近10月制造业增速4.6%,回落1个百分点。这其中与用钢需求联系比较紧密的汽车制造业,今年以来持续下滑。数据来看,上半年汽车产量出现10%以上的下降,下半年自8月以来降速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下降趋势中。而包括船舶订单以及家电行业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船舶订单9月数据一度处于近十年的最低水平。 总结下来,目前我国的供需结构整体依然是,供应压力较大,需求有持续回落的趋势。 03三、年底钢铁行业形势判断 下面我们就大家年底行情比较关注的两个话题:冬储和未来12月的价格波动具体分析。 首先我这里对冬储这个话题抛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冬储?什么条件下进行冬储?今年是否适合冬储?具体如何操作? 什么是冬储? 简单的来说,冬储就是钢厂和贸易商之间的博弈。一方面,贸易商希望在冬天淡季行情中,以相对低的价格采购到钢材,以期望来年在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卖出去,从而赚取中间利润。 另一方面,钢厂则是希望在淡季行情中,贸易商的囤货能够降低钢厂的库存压力,保障钢厂的利润空间。 什么条件下进行冬储? 个人认为,站在贸易商的角度来看,基于两点,第一,价格足够低,到达一个成本低位,规避成本风险;第二,未来预期较好,即使不能以低成本拿到,但来年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也是赚取利润的一种方式。 今年是否适合冬储?具体如何操作? 首先,来看一下今年以来的价格走势,前面也给大家展示过。从11月这个走势来看,钢价经过这一轮的大幅拉涨,基本已经到了全年的高点,所以按照当前的价格来说,个人认为成本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同时,今年冬季行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进价格高,而且库存低。今年的主动降库从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积极出货叠加谨慎采购,我们发现,这一轮的库存已经比去年年底的低点还要低,目前来看,钢厂的挺价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这也意味着,这一轮的冬储操作会比较困难。 那么,我们今年如果拿不到相对低的价格,明年还会不会有赚取利润的机会?下面一起来看一下钢价近几年的波动。 因为现在大家议论比较多的就是,今年的行情比较类似2017年的行情,为什么这说呢?我们可以从走势图来看一下。2017年的时候,可以看到同样出现了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行情。图中红色方框标注的部分就是9月至10月钢价下跌,而后11月快速拉涨的这个阶段,2019年10月开始的超跌在11月大幅反弹。对比来看,2017年,12月整月下来,月初与月末的价格基本没有怎么变动,而来年的1月3月却出现了大幅下跌。这就给我们一个警醒,如果今年12月价格没有跌到位,来年也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行情。
基于此,对于今年冬储如何操作?个人有三点建议: 第一,根据12月钢价走势来决定囤货量,尽量规避成本风险; 第二,根据企业销售渠道和销售能力,制定囤货计划。 第三,期货冬储,这一点个人觉得还是有空间的,不作具体评判,我觉得国元期货的专家比我更专业,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具体咨询。 12月钢价如何波动? 刚刚说到冬储,我们也提到12月钢价走势是关键。那么12月钢价如何波动?基于前面做出的因素分析,这里主要从宏观和供需层面来做一个总结: 首先,宏观层面来看,逆周期调节在12月还有没有进一步调控的空间? 我们可以关注到,9月至今已经进行了1次的全面降准,两次的定向降准和3次不同形式的“降息”,从货币调控频次来说,这在往年也是比较少见的。这也说明今年全球宽松背景下,也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对比往年12月到1月货币政策,不难发现,通常这个时期也是货币政策操作的比较好的时间。一方面,临近春节,可以对冲市场流动性需求缺口;另一方面,不管是年底的稳投资还是来年的专项债投放,货币政策的调控都有助于维持流动性的稳定。
因此,我们判断12月到明年1月仍有一次降准的空间。 同时,财政政策方面,无论是提前下发2020年新增专项债限额1万亿,还是下调项目资本金比例,逆周期调节的力度都在继续加强,12月宏观层面总体向好。 其次,中美贸易关系,一直是资本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来看,11月虽然没有签订第一阶段协议,但两国政府一直在向外界释放回暖信号。即使短期没有一个最终的协议签订下来,目前总体向好的方向没有改变,因此12月,中美贸易这部分,个人认为还是中性偏利好一些。 具体到产量和需求。最新的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依然处于持续降库中,但降库幅度有了大幅缩减,11月最后一周钢材五大品种社库加厂库的总库存下降37万吨,而前值是75万吨。产量方面继前一周产量增长之后,再次增产9万吨。一方面,反映当前需求端有回落的迹象,尤其在价格大幅拉升之后,市场成交逐步趋于谨慎。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到后续产量增加的空间。随着此轮大涨利润的回升,钢厂主动增产动力增加,同时,低价进口对国内市场存在一定的冲击,更关键的是,南北价差的拉大(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与东北市场的螺纹价差在600以上,上海地区与东北市场的价差在200左右),南下动力加强,且随着北方压港疏解,12月会存在集中到港的情况,供应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而从需求来看,尽管目前下游开工表现还不错,但随着深冬到来,北方工地的停工,需求下滑是必然趋势,只是快慢的问题。目前来看,12月需求会是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 综合以上,我们判断: 12月宏观总体利好; 供应有增产压力; 需求端将逐步回落。 因此,对于12月的钢价走势,个人认为有进一步回落的压力,总体呈现下跌行情,但骤降的几率不大。如果要说一个幅度,均价大概在100-200的空间,部分地区,尤其是建材前期大涨的华东华南地区,降幅会比较明显。【标准件之都】出于传递更多新闻资讯的目的,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该稿件内容客观事实存在偏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正,联系方式:0310-6950655或者bzjxx@bzjzd.com。如其他网站或媒体需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站内容,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标准件之都”。
上一篇:宁波标准件等五金制品行业发展良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