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螺母、紧固件、标准件、螺丝、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际动态

关键字:

印度新总理莫迪带来的广东机遇

发布日期:2014-05-29 00:00:00.0   点击:241次

广东机遇

广东企业要走出去,应当把眼光放长远,关注一切可能的、稳健的、健康的、蓬勃的发展机遇。大国关系从来是博弈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博弈。伴随着印度进一步打开市场开放的大门,我们应当勇于进军,积极竞争这块经济新大陆,利用好一切发展机遇。

526日,纳伦德拉·莫迪正式就任新一任印度总理。印度大选结果显示,莫迪领导的人民党在共有545个席位的议会下院拥有280个以上的席位,这是30年来印度首次由单一党派获得人民院的绝对多数地位。莫迪的当选,在印度可谓众望所归,这与莫迪在号称“印度的广东”的古吉拉特邦长达13年的主政成就息息相关。

现年64岁的莫迪,从2001年开始连续三届担任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他信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必由之路”,在此期间,只占印度人口总量5%的古吉拉特邦的工业产值却占到了全国的16%,出口总值的22%,每年11%的发展速度远超印度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印度10年来整体最低的经济增速、接近两位数的通胀率和资本外流加剧,一方面是古吉拉特邦的一枝独秀和大量外资涌入。因此有国际权威资讯机构认为,古吉拉特邦现在扮演印度工业化动力的角色,就如同上世纪90年代广东对中国的意义一样。这也是古吉拉特邦被誉为“印度的广东”的缘由,莫迪也多次表示古吉拉特邦的崛起正是汲取了广东的改革经验。

对于正处于加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广东来说,莫迪的上台带来了一定的对外投资和发展的合作机遇。莫迪一向坚持发展经济为先导,主张把经济蛋糕做大。竞选期间,莫迪向选民许下打造“新印度”的承诺,如建立一个高效现代化的政府,根除腐败、提高国民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一切似乎再次契合了广东的发展路径,也意味着在印度和广东之间,可以藉由莫迪对于广东的了解,而加快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拓展中印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空间。

莫迪算得上是一名“知华派”,其先后四次访华。2011年秋,莫迪在北京对200位中国投资者发表了演讲。他说,古吉拉特邦可以向他们提供“良政、透明度和稳定”,因而吸引了不少中国投资者前往该邦投资。目前,在古吉拉特邦投资最多的两个国家,第一是日本,第二是中国。基于2002年古吉拉特邦宗教冲突,欧美国家曾以“人权”名义长期打压莫迪,拒绝莫迪访问欧美。虽然莫迪当选后欧美国家纷纷释放善意,但莫迪以经济为先导的外交重点可能仍然在东方,特别是中日两国。那么,被誉为“莫迪经济学”的重点是什么呢?

据印度亚洲通讯社报道,莫迪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将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实际上,纵观莫迪在古吉拉特邦13年的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吸引外资、大兴基建、发展制造业、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正是“莫迪经济学”的四大支柱。根据普华永道《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和挑战》报告中的数据,2020年之前,印度将投入600亿美元用于港口建设,并且在未来10年建设180个机场。到过印度的人都对印度糟糕的交通建设水平深有感触,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印度发展的一大瓶颈。“要想富,先修路”,对于中国如此,对于印度也如此。莫迪深谙这一点,因此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建设必然成为印度基建的重点。而中国在此方面的发展经验正是印度亟需并渴望学习和引进的。广东在港口、高铁、轻轨、高速公路以及机场建设方面的成就与实力有目共睹,对于一个相对熟悉广东发展经验的印度新总理而言,引入广东在基建方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于印度来说是“久旱逢甘霖”,对于广东企业来说,未尝不是进军并开拓印度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的一次机遇。

广东企业要走出去,应当把眼光放长远,关注一切可能的、稳健的、健康的、蓬勃的发展机遇。虽然中印两国在边界划分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分歧,龙象之争在全球诸多领域存在,但中印友好、和平共处仍然是大方向、是主旋律。两国领导人藉由金砖国家峰会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等仍然具有较多常态化会晤机制,既然一个庞大的、拥有13亿人口的新兴市场摆在面前,已经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又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和上世纪90年代经济领先国家投资中国一样,中国也已经到了推动企业走出去而获取新发展空间的时刻,“莫迪经济学”下的“印度机遇”不容错失。

剖析莫迪经济学的四大支柱,第一是基建,前文已述。第二在对外投资方面,不妨鼓励成立对印投资基金。日本软银的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南非Naspers投资腾讯,获得数以百倍、千倍的回报,这些均是中国投资者向海外投资的榜样。在同样巨大利好的市场前景下,外国基金当年慧眼识英,大赚中国钱,中国基金为什么不在此刻放眼邻国、大赚印度钱呢?第三,在制造业方面,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印度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长达数十年的人口红利(印度平均年龄为26岁左右)将为广东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创造巨大空间。第四在信息技术方面,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互利互补的条件下,广东也可以成为印度先进技术和产业进入中国的重要着陆地。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双方之间的合作潜力具有无限的可能。

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双方领导人的务实推动下,必将迈上新台阶。这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蕴藏发展富矿。大国关系从来是博弈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博弈。伴随着印度进一步打开市场开放的大门,我们应当勇于进军,和西方发达国家积极竞争这块经济新大陆,利用好一切发展机遇。

【标准件之都】出于传递更多新闻资讯的目的,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该稿件内容客观事实存在偏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正,联系方式:0310-6950655或者bzjxx@bzjzd.com。如其他网站或媒体需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站内容,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标准件之都”。

     
分享到:

发表评论

  • 内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