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从货运版的“滴滴打车”,到各种手机终端快递自助服务系统等的先后出现,从顺丰进军城市生鲜配送,布局嘿客,到“三通一达”携手,蜂网投资重磅上线,不难看出,传统的物流运作业态正在被改变,新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正在被构建。”
从“十一五”提出的“大力发展物流业”到“十二五”时期物流业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物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4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影响和改变着物流业的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中长期规划》既是对原有规划的延续,又体现了新形势对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与互联网影响下快运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要求不谋而合,这也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快运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钱永昌告诉记者。作为“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影响和意义更是深远。这表明一个国际化的人、财、物大流通的格局正在开启。
在这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中,沿途各地依靠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加入国际化的市场开发和竞争,势在必然。海关总署公布的2014年1~7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中国对欧盟、东盟进出口保持增长。前7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14万亿元,增长10%。前1~7个月,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1.6万亿元,增长3.5%。这些数字说明,中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有关国家通过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经贸合作上形成了很好的发展态势,也为新丝绸之路创造了无限商机。
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共建“新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或是欧亚大通道的建设,均离不开物流。纵观丝绸之路的历史,不难看出,丝绸之路的本质就是以开辟物流通道满足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各种商贸活动,丝绸之路的兴旺,正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面交流。
钱永昌透露,在此形势下,今年在连云港并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和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对于整个物流业界无疑是一次盛会,也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借形势政策东风,瞄准国家政策转型升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何瞄准时机发展,这都是一次难遇的良机。千年丝绸之路,顺着汉朝盛世的遗风飘荡又涌激流,且势必沐浴新风而展现勃勃生机,这也是整个新形势下的物流大变局,我们对此充满期待。